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武汉取经法国波尔多打造低碳之城

武汉取经法国波尔多打造低碳之城

2011-03-23 来源:楚天都市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48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你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走进琳琅满目的超市挑选商品,除了看品牌、包装和规格外,还要再看看生产、运输这个商品排放了

  你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走进琳琅满目的超市挑选商品,除了看品牌、包装和规格外,还要再看看生产、运输这个商品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在武汉友好城市——法国波尔多,这已经成为市民们的习惯。
  去年,湖北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低碳试点省。武汉作为“两型社会”综改龙头城市,将承担摸索低碳城市建设重任。为寻求学习模板,近日,武汉派出5位低碳领域专家,赴欧洲低碳样本——波尔多,取经低碳城市建设。
  垃圾不分类,不会被回收
  葡萄酒,让法国古城波尔多蜚声海外,但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对于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万迎峰来说,印象最深的是这座城市的低碳生活状态。
  在波尔多市中心,几乎一半的区域是步行街,除了脚步声,只有自行车叮铃铃的声响。虽然波尔多市民生活富裕,但几乎所有家庭购买的都是小排量的两厢车,城市中很多街道都是单行道。尽管如此,由于车辆少、秩序井然,交通拥堵几乎不存在。
  城市垃圾分类,武汉已经推行了多年,可是实际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波尔多,市民丢垃圾时会自觉将可燃垃圾与其他垃圾分装,垃圾回收者很便捷地选择哪些垃圾要送往发电厂、哪些要送去掩埋。“如果市民不分类,对不起,回收者将拒绝接受你家的垃圾。”
  为什么波尔多能做得更好?除了回收者严厉执行相关规定外,万迎峰发现,武汉街头虽然也有两种垃圾箱,但只标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
  “垃圾都是可回收的,市民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垃圾?”万迎峰说,而在波尔多,城市很多垃圾箱上都标注了“纸张”、“易拉罐”等图案,市民一目了然可知手中垃圾该投向哪个垃圾桶。
  波尔多的建筑也让人印象深刻。“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采用双层玻璃,自然就减少了空调或暖气的使用,而且并不会花费太大。”
  减排额度分配到每个企业
  2003年,波尔多开通了3条世界上唯一使用地面供电系统的环保轻轨电车,更通过建造44公里的电车运行轨道重构了城市的空间,减少碳排放、改善市区空气。“在波尔多乃至整个欧盟,家庭和企业之所以能够自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首先是有法律的严苛规定。”万迎峰说。
  比如针对企业碳排放的交易制度,去年年初,武汉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在汉成立国内首家碳排放交易平台的设想。随后,武汉碳减排联盟成立,依托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打造碳交易平台的雏形,已经初步成型。
  而在欧盟,碳交易可谓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
  全世界碳交易中的40%来自于欧盟。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成员国都被分配了减排配额,再继续被细化分配到欧盟的12000余个重要的工业设施,也包括建筑业等行业。当这些设施碳排放低于限额要求,那么差额就可以拿出来,通过碳银行等中介单位进行交易。
  简单地说,如果一家企业今年分配的碳排放额度是100万吨,而该企业可能需要排放120万吨碳,那么就需要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20万吨额度。“假设购买20万吨额度费用是1000万欧元,如果不买,可能面临的罚款将高达4000至5000万欧元!”万迎峰说。
  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监控
  武汉是一座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城市,而波尔多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绿色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两者之间如何找到共通点?“要实现低碳化发展,必须拥有全市碳排放清单,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万迎峰说。
  当国内大多数城市对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还是一张白纸时,在法国,其环境与能源开发署却已经拥有了一套城市的碳计量工具。
  针对不同的企业,从原材料的进口、生产甚至物流环节,都设置了一个排放因子。然后根据这个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规模,乘以这个排放因子,得出一个排放数据,最后将产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得出的数据加总,就大致匡算出这个企业的排放数据。“这套工具关键就是排放因子的设定,目前欧盟共设计出1000多个排放因子,几乎涵盖了各种企业所有的生产工序,而且会根据企业工艺的变化修订因子数据。”万迎峰说。
  只需一种软件,监测部门即可即时查到企业所消耗的碳,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软件得知,在哪个生产环节消耗过多的碳,需要加以改进。
  武汉有望引进碳计量
  波尔多在碳减排领域的专家,近期有望回访武汉。同时,在波尔多运作城市的碳计量工具有望引进武汉。
  万迎峰告诉记者,武汉不可能完全照搬波尔多的做法,“如法国核电和水电比例大,这样我们就要修改代表电的因子以及计算方法,但是就整个模式而言大同小异。“无论如何,最基本的是要建立碳排放清单,也就是要确定需要对哪些企业进行碳检测和碳计量,”万迎峰说,这需要统计部门一起进行。
  而记者从湖北省统计局能源处了解到,目前统计部门也正在研究如何制定碳排放清单,这份清单预计会涵盖全社会,包括每个家庭。
  武汉低碳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陕西省明确2011年度辐射环境执法六大工作
阅读下文 >>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 提高危废处置能力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811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