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加华环境:给中国的垃圾处理“减负”

加华环境:给中国的垃圾处理“减负”

2011-05-13 来源:外滩画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40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上海南汇老港海边,有一座亚洲最大的填埋场老港垃圾填埋场。2005年,该填埋场占地5000亩,比5个上海动物园还大,每天处理生

  传统的中国垃圾填埋场
 
      上海南汇老港海边,有一座亚洲最大的填埋场——老港垃圾填埋场。2005年,该填埋场占地5000亩,比5个上海动物园还大,每天处理生活垃圾将达6300吨,约占到上海市生活垃圾一半以上。但在2005年底,该土地已经被填满,如今有关部门征用了另外5000亩土地,作为老港四期填埋场用地。
  而在北京,以目前北京每天1.84万吨垃圾产生量计算,其中,小部分(约1000吨左右)被北京首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处理,北京两家堆肥场每天共处理约2600吨垃圾;其余90%左右的垃圾都被运往北京城郊的18座垃圾填埋场。随着北京市民垃圾消耗量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填埋场开始不堪重负,不断向外扩张。
  尽管垃圾填埋技术在中国广泛运用,但是它的缺陷很明显:一是占地大,通常一个填埋场平均占地500亩;二是长时间运作的填埋场会污染地下水。2003年,北京一个专家研究小组对北京市几座大型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由垃圾填埋场渗漏出来的“渗滤液”,已经渗透到地表30米以下的地下水。他们认为,北京的浅层地下水基本上不能用了,现在用的是深层地下水。
  垃圾焚烧则是近几年中国兴起的又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对此方法,支持者认为焚烧方式高效节地,可有效遏制“垃圾围城”现象;但反对者认为:垃圾焚烧会释放致癌物质二噁英,包括美国、英国在内70%的国家已经限制或禁止该技术。此外,垃圾焚烧价格昂贵。
  2008年,由加拿大海归吴旭琲创立的“加华环境”,独创了第四种垃圾处理方式:“四层填埋”法。和传统垃圾填埋场采用的在垃圾上直接覆土的两层填埋方式不同,加华环境的做法是:首先,将可降解的垃圾放置在填埋坑上,然后在上面先覆盖一层秸秆、竹木片,第三层是渗滤液回灌,第四层才是覆土。而目前在中国,采用“渗滤液回灌”方式的填埋场几乎没有。
  在填埋过程中,加华环境还研发了一套独创的催化技术,可以用一比一混合的方式,将垃圾填埋场生产的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直接催化成清洁燃料甲醇。
  跟传统填埋场相比,加华环境的垃圾处理方式独特之处在于:占地少,无污染。“传统填埋场降解垃圾需要25年至30年之间,而我们的方法只需要5至8年,而且不存在渗滤液污染水源的问题。”
  “占地少、无污染”的新技术
  传统垃圾填埋,降解时间需要25至30年。而加华环境的技术,则缩短到5至8年,整整少了四分之三。换言之,就是节省四分之三的土地资源。吴旭 是怎么琲做到的?
  “首先,我们需要对垃圾进行分拣,挑选出最容易降解的垃圾,一般食物残渣和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都是很容易降解的,这部分垃圾占到垃圾总量的60%。此外,重金属电池、有机溶剂型有毒有害的垃圾必须剔除;类似塑料、橡胶、掺了化学品的纸张、玻璃等回收价值高但难以降解的垃圾,我们也会请人剔除。”
  吴旭琲分析,跟传统垃圾填埋场完全依赖拾荒者分拣垃圾,然后“拆账”不同,他们的项目,更多通过现代器械进行分拣,同时会引入一些专业人员,持“上岗证”进行专业分拣。“尽管中国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完善,但由于中国人垃圾分类的习惯尚未养成,我们不指望在源头分类上盈利。在多伦多市,垃圾分类采用政府招标形式,每年盈利多达几千万加元。”
  当获取“适合”的垃圾后,加华环境的核心技术——“四层填埋”法登场。首先,将可降解的垃圾放置在填埋坑上,然后在上面先覆盖一层秸秆、竹木片,第三层是渗滤液回灌,第四层才是覆土。
  中国传统的垃圾填埋场几乎不用“渗滤液回灌”方式。“渗滤液富含水分、有机质和菌群,对加快降解帮助很大。”吴旭琲 说。此外,渗滤液回灌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渗滤液本身就是一种污染液体。在北美,渗滤液处理费用占到垃圾处理费用的1/3;在中国,环保局也要求垃圾填埋场对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旦采用“渗滤液回灌”方式,则可节省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的一大笔费用。
  对于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和甲醇,吴旭琲则研发了一套独创的催化技术,将二者直接催化成清洁燃料甲醇。
  “联合国认证的甲烷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我们每生成1吨清洁燃料,相当于产生11吨碳减排指标。现在欧洲市场一吨碳减排指标的售价就是十几欧元。”吴旭琲介绍,该公司将来的盈收渠道是:“甲醇销售占40%,卖CDM(碳交易)占40%,其余20%来自市政补贴。”
  “五年时间,收回成本”
  三年前,吴旭琲在山西晋城开展了一个示范项目,该项目日处理垃圾能力为500吨。2011年,加华环境又有两个投资超过2亿元的大项目即将上马。“今年已经初步跟两个二线城市谈妥合作,我们的项目一般资金需求都在两三亿以上,而且必须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大城市,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垃圾来处理。”
  “由于我们的填埋场需要加入前期垃圾分拣,以及四层填埋技术,所以运营管理费用,可能比同规模的传统垃圾填埋场高出30%左右。”
  尽管初期投入不菲,但吴旭琲有信心,一旦项目展开,将在3至5年的时间收回成本。
  吴旭琲分析说,项目一期是建填埋场,三至六个月后,填埋场就可以大规模产气。经过一年左右的观察期,他们就可以收集到当地春夏秋冬四季气候条件、降雨量的数据,从而计算出具体一吨垃圾能产生多少废气。
  填埋场建成一年后,他们还需要花费一两年时间按照“产气量”大小建立相应规模的化工厂,用于催化填埋气,制造甲醇。“一般化工厂正式开工后三至五年,我们就能盈利。”
  不过,吴旭琲也有自己的担心。“世界上的净水都是一样的,而污水却没一个样。同样,垃圾处理随机性很大,究竟能产生多少气,我们需要寻找规律,心里才能有底。”
  此外,由于目前传统垃圾处理厂“不环保”且“不堪重负”,越来越多企业看中国内“垃圾处理”市场。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一些有别于传统填埋、焚烧和堆肥的新科技正在各地展开。比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垃圾焚烧产气”技术,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堆肥产气技术等。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公司、研究团体致力于垃圾气化技术,将生活垃圾转变为能源。目前气化垃圾技术的试点厂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已经建立,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等离子气化技术。日本已有两家商业化等离子垃圾气化发电厂。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生化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阅读下文 >> 怎样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66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